美帝金融战
近期俄乌危机导致的一系列对大国关系/帝国思考
简述
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为此多次在知乎、微博查看分析与进展,但是都不系统,之后读了几本书籍,比较系统的学习了一些观点与地缘政治博弈,尤其是美国是如何保持其帝国地位的,因此对这一学习过程做分析记录。
粗浅结论:美帝是有限正义的。他对于大部分国家都是讲规则的,强调师出有名,所以大家拥抱他,是正义的。但是对于部分可能威胁其美元霸权的地区而言,会采用不光彩的武力或制造危机的阳谋来制造事端,保护核心利益,这是不正义的。
帝国进化史
在讨论美国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帝国的发展史。简单来说,帝国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 — 皇权帝国:以武力征并土地并占有为特点。如大秦帝国、罗马帝国等。这是血腥的历史,通常以武力征服周边国家并以严酷手段统治。所有被统治者都相当于统治者的奴隶,没有自由与人权,如果挑战权威,则可能直接被消灭,生活在统治者制订的固定规则之下。
第二阶段 — 殖民帝国:以对其他国家殖民为特点。如大英帝国、荷兰帝国等。与皇权帝国的纯领土占领相比,殖民地管理更多是拉打并举,介入当地的战争,锄强扶弱,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地方势力,将其纳入势力范围,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扶持亲己派系。与中国历史上的朝贡有类似之处。他不是彻底的占领,但是算藩属国,剥削其农业、人力甚至税收等。
第三阶段 — 金融帝国:这便是当前世界的运行缩影,以美帝为代表。他与前两种帝国都不一样,不占有治任何领土,也不寻求殖民,但要求你使用美元,如果影响到美元地位,甚至不惜干一架。由于他不占有或奴役其他主权国家,所以经常不被人认为是帝国,甚至由于它很讲究规则,如WTO、北约联盟等,众多盟友非常拥护他,其他国家也愿意加入他(如中国加入wto)。但这一切掩盖不了其侵入伊拉克、颠覆伊朗政权等行径。
美国是个帝国吗?
美国是个帝国吗?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如果说是,美国却分明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帝国,从它没有海外殖民地,也不从其打仗占领的国家明目张胆地掠夺资源财富,更不驱使、奴役占领地的人民这几点来看,美国完全不像一个帝国。但如果据此判断美国不是帝国,那美国为什么追求霸权,并且实实在在拥有霸权?要理解这一点,理解什么是美国的霸权,就需要从1975年8月15日之后谈起,这一天是历史的分水岭。因为自这一天始,黄金所扮演的商品等价物角色,被美国人废除了,美国人用纯粹的信用——纸币——驱逐了黄金,获得了它孜孜以求的金融霸权,顺便也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把人类社会带入了实质性的金融殖民时代。
表面上看,美国的确没有一块海外殖民地,但它却把全球的资源和产品乃至全球贸易都纳入了用美元结算的体系;它也的确没有公开掠夺过别国的资源和产品,但它用几乎没有成本的“绿纸”交换这些资源和产品,这无异于隐形的掠夺;它也没有驱使和奴役别国的民众去为美国直接打工,但它却通过制造业转移,把美国人眼中的那些“垃圾产业”“夕阳产业”统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实现了间接的“驱使和奴役”,它自己却不用承担管理和统治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成本,当然也就不用面对这些国家与地区的劳资纠纷、反抗和敌意,而帝国之利,它却一分也没少得,甚至所获更丰。看看近20年来,美国GDP比20年前最高值整整翻了一番的增长与世界其他国家拉开的距离!
所以,虽然美帝不占有其他国家土地,但他依然可以称为帝国,因为有一样东西却没有改变,那就是历史上的所有文明,都被某一强势帝国所主导,并使之成为该帝国的基本获利方式。正像古希腊文明其实质是雅典对周边城邦统治并因此获利,古罗马文明是罗马帝国对地中海国家的奴役而因之获利,大英帝国用殖民方式推进贸易文明并从330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获利一样,美国人用美元构筑的金融体系(也就是美元霸权)将整个世界带入史无前例的金融文明而从全球获利。
美元霸权
据说,曾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就职当天,就告诫他的同僚:在这里(美联储)你们可以谈论一切,就是不许谈论美元。这是禁忌,美国人对这一关乎美国国家生存的话题讳莫如深(摘自《帝国之弧》)。
比如科索沃战争,我们都觉得美国是为正义而战,然而美国打科索沃的真正动机到底是什么?要看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把日历往前翻。这场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999年3月,但耐人寻味的是,1999年1月1日发生了另一个重大事件:欧元正式启动。当时欧元和美元的汇率是l:1.07,欧元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结算货币,一上来就对美元的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和威胁。仅仅两个月后,科索沃战争打响。战争还没结束,世人便发现,深受战争创伤的,不光是南联盟,还有欧元。有欧盟各国空军做帮手的72天的狂轰滥炸,其最重要的结果,不光是米洛舍维奇政权的垮台,还有欧元与美元汇率的倒挂,由1欧元兑换1.07美元,变为0.82美元兑换1欧元,欧元跌幅达30%。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人打科索沃战争是“项庄舞剑,意在‘欧元’”。西方人喜欢标榜民主国家之间不打仗,但美国人在欧洲的腹心地带打的这一仗,首先打坏的是欧洲的投资环境,从而使欧元刚刚诞生就立刻面临夭折的危险,因为美国绝不能容忍还有其他什么货币与美元平起平坐,即使是欧洲兄弟的欧元也不行。
伊拉克战争亦是如此,欧元启动之后,萨达姆于2000年11月宣布伊拉克的石油出口用欧元结算,此举无异于对美元作为石油结算货币的蔑视和挑战,其结果就是小布什总统用一场不对称战争把萨达姆送上了绞刑架,而在美国炮口下建立的伊拉克民选政府,在成立后最先颁布的法令,就是把伊拉克的石油贸易,改回用美元结算。
如上分析主要摘自与乔良将军的《帝国之弧》文章,这些当然不会被国外主流媒体理解与宣传,但是仔细分析确实是这么个理,这不是阴谋论,而是美国的阳谋。
如果美国真是为了正义而战的话,为什么受不了伊朗的统治方式,而与沙特能成为好朋友?本质是因为沙特完全支持美国的各方面政策,而被颠覆后的伊朗新政府(也就是目前政府)不接受美国的金融输入和美元霸权,所以要打压甚至频起冲突。
美国正义吗
我认为美国是有限正义的。对于当前世界而言,他最为民主、强大,这实属不易。中国历史上的稳定多半以强权来统治,但美国居然可以允许民众持枪而没有天下大乱,可以有限的民选政府(内幕操纵也是少不了),这已经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帝国对民众的统治都要正义、得人心。
从对外的金融殖民来说,他也是讲规则的。比如说要使全球产业大分工看上去合情合理,完全合乎经济规律,美国人用比较优势理论把全世界分成了两块,一块是美国,美国人认为它的优势就在于生产美元;另一块是全世界。全世界的优势在哪儿呢?比如中国,你的比较优势就在于你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你的发展就只能借助这一优势。这理由简直让你心服口服,通过比较优势理论,美国就永远处在了全球经济食物链的顶端,而像中国这样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就别无选择地只能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可改变地永远居于整个经济食物链的底部,其他国家以此类推,全球产业大分工就这样完成了。这不是剥削,也不是掠夺,这是市场经济。因为这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周瑜打黄盖”式的公平交易,起码是新兴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
对于中国来说,我认为我们也要感谢美国让我们加入WTO,让我们GDP飞速发展,农民可以去外面打工。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说,美帝是正义的,他没有逼迫你加入,只是要求你加入的时候,要接受一些符合他自己利益的条款。
但是对某些国家也是不那么正义的,尤其对于可能对其美元霸权产生威胁的小国家来说,他会动用不那么光彩的武力来解决,这可以从《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中看到大量案例。这本书是一位前美国贝恩公司合伙人的自曝,可以看做是一个美国愤青的自白,他阐述了大量美国为了达成金融手段不惜推翻现任政府的案例(如哥伦比亚总统之死、印尼1965大屠杀)等。更别提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现在的俄乌战争,本质都是为了维护美元霸权,打击欧元。
中国会走美国的老路吗
以前我认为中国会走美国的老路,逐步超越美帝成为一个新的帝国。无论是军事,还是科技、企业,我们其实都在模仿与抄袭美国,以图超越。因为中国是一个很有企图心的国家,它有着自己的文化(不管大家认不认可,但我们依然做不到西方人的洒脱,这就是文化),有着野心勃勃的高层,他希望我们民族复兴,所以我们是要往帝国的方向走的,目前也颇有这方面意向。
但是看了乔良将军的《帝国之弧》后,我倾向于赞成他的观点:不会。他的观点为:以为只要我们在美国现有的所有强项——GDP、科技、军力、软实力——上全面超越美国,中国就可以实现复兴梦。这是一种毫无想象力的自以为是。因为即使你达到这一步,也只是今日美国了无生气的复制品,而绝非一种新文明的诞生。
旧历史走到它的尽头时,是不可能靠制造赝品来开启新历史进程的,这决定了中国在路径选择上,必须同时摒弃自己已经走不通的老路和美国也已走不下去的旧路。也就是说,中国必须告别在过去30多年里,为自己带来辉煌腾飞的物质模式:廉价劳动力红利,政府官员权力寻租产生的“效率”,以及利用现代金融制度和巨量信用创造,释放出来的惊人的财富效应。现在,这三台曾经同步高速运转的发动机,或转速放慢或动力消失,这意味着改弦更张的时刻正在到来。恰逢其时的是,我们与一个千年一易的大时代迎面遭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以及3D打印技术,正在同时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这意味着一个人类未曾遭遇过的新的社会形态正在渐渐显形。这是全世界也是中国的机会。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国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社会时代,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但却只会有一个国家,率先甩掉历史包袱,洗心革面,找到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新的治理方式,成为领袖国家。
所以我认为中国未来会引领全球,但绝不是美国当前的金融霸权方式,可能是一种制度引领或是经济引领。但不管怎么样:他都要比当前的金融帝国更为正义、友好,否则单纯的超越美国是无法成为帝国的,就像帝国的发展史一样,将会出现一个新兴的社会组织或形态来引领未来的世界。
当然,也可能不是中国,但肯定不是美国。因为它的旗帜上必须打着新文明的印记:互利互惠,共享共赢。而已经太久地习惯于零和博弈与赢家通吃的美国,光是改变这种思维惯性,都几乎完全不可能。想想今天的英国,难道不是用了整整一个世纪,才逐渐适应霸权风光不再的现实吗?同样脱胎于盎格鲁-撒克逊思维母体的美国,在这方面不会比英国人改变得更快。
让我们期待新世界的来临!
附录
《帝国之弧》-- 作者: 乔良少将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 前美国贝恩公司合伙人,阐述了大量其参与的美国策反/暗杀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案例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